美中貿易首場會談登場 仍難獲重大突破?路透曝可能局面:彼此試探
美中兩大國今(10)日將展開其「貿易戰2.0」的首場重要會談,以擺脫被形容為對兩國經濟而言「雙輸」的處境,但在雙方都不太清楚怎樣的結果算贏的情況下,外界認為這場會談將是彼此試探,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,頂多暫不動干戈,而非和平。
路透報導,和上個任期時的第🔞一次貿易戰相比,美中這次的雙方分歧似乎更大。華府希望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,並說服中國放棄重商主義,為全球貢獻更多消費;北京則抗拒所有外界對其發展道路的干涉,希望華府取消,並具體說明希望中國增加購買哪些商品,在全球舞台獲得平等對待。
但分析師認為,以上結果沒有一項看起來有可能會在這次會談達成。這場周末會談的緊張點不只有美中相互課徵的三位數關稅,芬太尼、技術限制和包含俄烏戰爭在內的地緣政治等非關稅議題,也可能使這場貿易衝突的解決更加困難。
華府智庫「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」(CSIS)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(Scott Kennedy)表示:「它們這周末將不會解決任何事,只會嘗試確定是否會有進展,以及議程事項會是什麼。」
對金融市場來說,目前最好的狀況是雙方達成協議,將關稅從超過100%降至貨物得以雙向流通的水準,雖然這對兩國企業而言仍是沉重負擔。
川普9日首次提出一個對中關稅的替代數字,他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,對中課徵80%關稅「似乎很合理」。但即便是80%,也比他去年競選期間承諾徵收的關稅水準高出20個百分點,目前仍不清楚北京是否會接受這個數字。
布魯金斯研究所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(Ryan Hass)表示:「我預期中國政府將堅持要求獲得和其他國家一樣的90天關稅豁免,以便為談判創造有利條件。」但他也認為,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。
多數分析師也預期不會有豁免,但無論是幅度多小的關稅調降,以及雙方有共識進行後續談判,仍將會被投資人視為正面結果。市場至少能感到欣慰,美中有機會在威脅升級的道路上回頭。